查重率合格,却被取消学位?这些“学术不端”红线千万别碰
近年来,国内高校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持续加大,但一些特殊案例仍引发社会热议。2025年9月,某高校研究生张某的学位被撤销事件登上热搜——其毕业论文查重率仅为5.2%,远低于学校规定的15%红线,却因"数据造假"被认定学术不端。这种看似矛盾的判定背后,折射出
近年来,国内高校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持续加大,但一些特殊案例仍引发社会热议。2025年9月,某高校研究生张某的学位被撤销事件登上热搜——其毕业论文查重率仅为5.2%,远低于学校规定的15%红线,却因"数据造假"被认定学术不端。这种看似矛盾的判定背后,折射出
爸妈每月打学费时总说 “别省”,可我知道那是他们加班攒的;本来计划毕业带爸妈游欧洲,现在连能不能拿到学位都悬着?
就是这样一篇漏洞百出、错字连篇的毕业论文,竟然经过层层审核成功通过,甚至还被学校推荐直升读博了。在知网上,这篇被扒出的论文浏览量更高达31万次,成为武大顶流。
我能够代表我共事过的大部分科学家说,我们并不把科研当成一份工作,我们把它视为我们的生活,能够有机会穷尽一生去探索人类知识的前沿,那是一种上天的赏赐。
在加拿大的大学里,学术诚信是非常严肃的一件事。像约克大学这样的学校,对学术不端行为几乎是零容忍的。很多中国学生过来读商科,像是Bachelor of Commerce或者Business Administration,一开始可能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,总觉得“借
对此,武汉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发布情况说明:为引导师生按设计的造型图案准确入场就座,工作团队在部分白色座椅和蓝色座椅靠背上,用红色、黄色等不同颜色和圆形、五角星形等不同形状的标签进行了分类标识,其中部分白色座椅靠背所贴红色圆形标签,引发了误读。我们对此深表歉意